每每提到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时候,总是少不了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的身影。而对于这本晚清以来最负盛名的美学经典,我却一直有些意难平。很早的时候就听老师向我们提起过这本著作,也多次想要一览其风采,但总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得不搁置下来。
好容易终于下定决心翻开了这本薄薄的册子,在静安先生的引领下我来到了一个精彩绝伦的世界。不敢说自己真的读懂了这本著作,只因看过后着实感触颇多,才斗胆写下只言片语以示敬意。
一、 极致的境界划分
王国维先生在书的开篇便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的观点,而全书也确确实实立足“境界”二字之上,并且在不断地证实“境界”对一首词、一个词人、一种词风的影响之大。而本书让我最为惊叹的便是先生对于词之境界精确到极致的划分。在先生笔下,境界的创造分造境和写境、境界又分 “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境界还有出入、大小之分……
其中给我最多感触的应当是先生关于“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辨析。在先生的评价体系中,“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看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是有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是无我之境。其实在读到此处时我反反复复,逐字逐句看了多遍依旧没能真正懂得王国维先生是如何能将此二种境界区分开来的。初读时,我甚至都分不清楚他所列出的这两类诗句有何不同之处,只得细细咀嚼慢慢品味,这一琢磨之下还真让我抓住了先生想法的一点小尾巴。所谓“有我之境”正如其名“有我”即有诗人的主观感情在诗中,而“无我之境”便是不带任何主观感情色彩,徒留美丽而又超脱的外界景象。稍微如此门中的感觉并未让我多欣喜,更多的是对于提出并且深入探讨了此种概念的静安先生崇敬之情。先生不仅在前人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全新的文艺理念,一个全新的艺术评判标准,其对于词之境界之说的深入揭示更是为文艺理论学开辟了一片全新的天地。
二、独到的艺术见解
除却境界说之外,王国维先生在此书中还提出了不少关于解词的独特见解,每一条都是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又能引发读者无限的探寻欲。这里,聊聊触动我的几条吧。“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一次听到这个观点是在高中的语文课堂上,当时便让我觉得眼前一亮,古人作词,总会有很多描写景色的句子,而读者往往能从这些写景的句子当中体会到作者的所思所想,譬如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鸟鸣、花露本只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并不带有感情色彩,但因作者此时内心情绪的感染,在他看来花露成了泪水,鸟鸣听起来也格外惊心,而情绪通过文字传递给了读者,让读者也想作者之想,悲作者之悲。这样一种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让人回味无穷。
此外,先生还提到关于词境有隔与不隔之别,隔则表达含蓄婉转,让人更多一层思量;不隔则景物宛然就在眼前,境界自然浮现,浑然天成。还有,让我感到有些新奇的一个观点便是,王国维先生觉得“词忌用典故”,他认为“梦窗以下,则用代字更多。其所以然者,非意不足,则语不妙也。”以前的语文课上,老师总是在分析用典的好处,却不见如此般反对之言,着实让我感到新奇。书中各种不同的见解交织,而每一种不同的观点先生都有自己的解读,对于文学理论基础尚薄弱的我来说深奥但又不失学习新知的乐趣。
三、恰如其分的点评
既书名为《人间词话》,那肯定也少不了要来评点一番各大词人。在王国维先生笔下,纵然只寥寥数语,却依然将那些各具特色的词人都精确又恰如其分的归入了他们应属的类别之中。温庭筠词品似“画屏金鹧鸪”,词风华丽、细腻婉约、用词艳丽;韦庄词品似“弦上黄莺语”,词风活泼自然、意蕴深厚、婉转清新;冯延巳词品似“和泪试严妆”,其词多写闺怨,满含风月之气,却又满含忧愁之叹……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他对李煜的评价,他说:“词人者,不是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在他眼中李煜虽然不适合做国家君王,但是他又是一个合格的词人。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始工。”他长在深宫之中,经历的时世较浅,所以他的性情十分的纯真因而他的词多表现出来的也是内心深处最为真实的想法。但他又历经家国巨变,一朝跌落充满无尽痛苦的深渊。所以他的词不知不觉融进了他的眼泪,凄楚无助的现实,在他的笔下真实而又深刻。这样的词,是无法让人不喜欢的。回望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各大词人我最为喜欢的,也正是这位李后主,他的词总是将人情冷暖表达的很深刻,总是格外的感人肺腑。而王国维先生给予李煜的这一番评价也确实说到了我的心尖尖上,这样一位词人,值得我们去铭记。
不得不说,看过先生对各位词人的评价便不难感觉到,其实大师也是一介凡人,在评价时难免会有个人主观精神作祟。但这似乎也不妨碍我们借此对各大家之词作进一步的了解,此外,评判一个人以及他的作品如何,似乎永远都找不到定规定法,总是各人有各人的理解与判断,先生的评点也更多是给予后人作参考之用。
《人间词话》话人间词境,正如俞平伯所说:“虽只薄薄的三十页,但其中所蕴含的几乎全是深辨甘苦惬心贵当之言,固非胸罗万卷者不能道。”对于现阶段的我来说,这本书尚且有些过于深奥,更多的是因为自身知识储备的缺乏,但正因如此,也更应该将此书深加玩味,而不能以少而忽之。
|